Monday, June 25, 2018

軍公教年金改革

看到今天在01版討論的話題,有感而發:

1. 對於軍公教退休金樓地板案,討論都淪為在批判教師是不是值這個價錢,或是這些公務人員是否有打混摸魚,又或是軍人是不是改抱大陸大腿等獵巫式的討論。一群人當中總是會有些老鼠屎,這些人能夠代表大多數的群體嗎?
2. 大家都在評論當時公職薪水比外面的私人企業低很多,退休金就是一種信賴原則的保護,但是這個政策在現今的狀態下還能夠繼續推行嗎?
3. 當批判一個政策的時候,大家是否有提出替代的方案,這個政策到底是不是無可奈何中最好的決定? 當決策者做出這個決策時,前一任或甚至前前任,是否有勇氣做這個決定去改變?
4. 退休金若是為了保持政府的承諾而不降低,後果會是甚麼? 當退休金破產後,是不是會有一群人繳了大半輩子的退休金,然後卻一毛都拿不到? 還是因為為了繼續運作,而去挪用其他納稅人的錢來補這個大坑? 當中的比例原則在哪?
5. 為什麼沒有人在檢討這個政策是在甚麼時空背景下所產生的、誰做的精算結果、如何通過這個條例的、未來該要如何改善這個決策流程?
6. 當一個政治人物開出不恰當的政策的時候,接續下來的官員是該在明知是錯誤的決策下繼續這個政策,然後當事情出紕漏的時候,誰又該負擔這個政治責任? 還是有甚麼樣的機制能夠將不當的政策修正?
7. 選民是不是該要正視自己手中的選票,睜大眼睛了解每位候選人所開出的政見是否是買票性的政策? 或是去驗證自己選出的人物,是否有做到該有承諾? 選民是不是該跳出兩黨政治的框架,當一個政黨做不好的時候,該要選擇的是另一邊又再畫大餅的對立黨嗎?